李德富,笔名茂源,孝贤斋主,祖籍河南焦作,现居郑州,受祖父影响,7岁时开始热衷书法。1970年,应征入伍总参通讯部。1978年转业到黄委会,他是优秀的无线电高级维修技工。2002年内退后,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研习书法,在给青少年书法爱好者指导授课的同时,临池不辍,醉情于书道,沉浸于书法艺术魅力之中,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。
李德富出生在焦作市安阳城乡土门掌村一个农民家庭,祖父李建吉是当地很有名气的木匠,一生以木工为生,对木雕艺术有很高的造诣,对书法也颇有研究。在李德富七岁的时候,祖父就开始教他练书法和木工,想让孙子有一技之长,有门技术,将来才不会被人瞧不起,也可以在社会上独立安身。懂事的李德富很争气,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的练书法时间,在文革期间亦然,由于当时家庭贫困,买不起纸墨,只能在石板和木板上练字,写了擦,擦完再写。
1970年12月,李德富应征入伍。离家前夕,祖父再三叮嘱无论走到哪里也不可忘了练字书法。在几年紧张的军旅生活里,结识了几个爱好行书的战友,他们一起临帖二王,沉醉于笔走龙蛇的神韵,简直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。1978年,李德富从部队转业到黄委会,由于文化氛围的不同加上条件的好转,有机会参加一些大型书法展,近距离欣赏到老一辈的真实墨迹,让他大开眼界。
本身对书法兴趣极其浓厚的李德富,有了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努力。
人们常说,练习书法要从楷书入手是较好的一种途径。这点上,李德富很认可。楷书又称“真书”、“正书”,兴于汉末,标志着汉字作为方块字的最终定型。它在表意体制允许的条件下,最大的限度实现了“简”、“明”、“美”的统一,简化了篆书、隶书的笔形和笔画。楷书一方面吸收隶书结构匀称、笔画清晰的长处,吸取草书的简易精神;另一方面纠正草书缺乏规律性的缠绕结构,将隶书的波折笔形改为平直,方扁字形改为方正。所以,楷书对草书来说,是化草为正;对隶书来说,是化繁为简。
为此,李德富从楷书着手,下功夫。他从颜真卿的《勤礼碑》、《多宝塔》起步,随后临摹欧阳询的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、《皇甫诞碑》、《化度寺碑》、楷书《兰亭记》等,他的楷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。几次参加大型书法展,现场的书法名家同仁对其作品给予了肯定和鼓励。
近些年,李德富开始尝试飘逸灵动的行草,临摹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石碑和王献之十二月帖、中秋帖。“年轻时,我就钟情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,现在临摹一遍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”。兴许是楷书功底深厚,李德富在行草书法方面如鱼得水,游刃有余,而且有所突破。其书作浑厚朴茂,清芬雅洁,师古而多流变;创新而不失严谨,古拙而飘逸,灵动而隽秀,渐成自家风格。
近40年的临池不辍,日渐成功。李德富现为孝行天下书画院院长,河南老年书法协会会员,翰墨书法协会会员,河南书法学会会员,《中国书画家》杂志特聘画家。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,并被主办单位及海内外知名人士收藏。2007年6月,李德富书法作品荣获人民路党工会组织的迎七一·党在我心中书画展一等奖;同年10月,荣获黄委会老年书画协会庆贺中共十七大书画展三等奖;2008年2月,荣获“夕阳最美”第二届全国离退休老干部书法展银奖,作品编入《全国离退休老干部书画作品集》;同年12月荣获黄河全河首届离退休书画展二等奖;2009年9月荣获黄委会信息中心首届职工书法一等奖;同年10月,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职工书法展,荣获优秀奖。
优雅翰墨留香处,情深意长落笔尖。李德富一路耕耘,必将一路收获。 (王松兴 付余鑫)
Copyright @ 2000-2009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京ICP备09103078号
北京联络处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18号嘉华世纪C座805室 邮编:100000 电话:010-65157535
联系地址:香港湾仔打道50号马来西亚大厦1602室 联系电话:00852-51015163 00852-28346483 传真:00852-28930602/35520288
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信箱 E-mail:hk_wenlian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