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罗汉书 通史静观 云鹤永年 张平生作
认识张平生同志和张平生书法,缘于他为范昌德著《风流短信三六九》一书题写书名。他那带有浓厚“二爨”风格的楷书字,让我记住了他。
平生同志在甘肃日报社工作多年,他做过新闻编采、搞过报纸经营,是个多面手。他抓住业余时间,刻苦研习书法,在书法学习和实践上,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他的书法已多次参展并获奖,被入编多本专业画册,为甘肃书法艺术事业争得了一份荣誉。近年来,他的书法作品参加了“守望敦煌·甘肃书法晋京展”,首届、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,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,中国书法兰亭奖“尧山杯”新人作品展等重要展览。多幅作品被有关纪念馆、书画院等收藏。作品入编大型专业画册《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》珍藏卷、《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妙墨集锦》、《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名作选萃》、《新中国书法家选集》(1949—2009)等,并以较高的艺术水准与独特的艺术价值,被有关机构授予“中国书法学术奖”、“当代书画百强”、“当代优秀书法艺术家”等称号。他注重书法文化艺术的对外交流,他的书法作品应邀参加了日本东京“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”,并荣获“金樱花奖”。他十分关心社会公益事业,多次为有关方面书写书法和赠送作品。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,他立即通过当地书法家协会和艺术馆,捐赠作品参加赈灾义卖。
我对书法,没有做专门研究,但欣赏平生的书法新作,其古朴奇拙、凝重浑厚的书法墨迹,确有赏心悦目之感。平生出生于甘肃省清水县,这里世代崇尚翰墨丹青,古朴遗风使他从小就迷恋上临帖习字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平生钟情翰墨,对书法艺术有着“衣带渐宽终不悔”的虔诚,所以他才能近30年临池不辍,孜孜以求。我看过介绍他书法的一些文字,知道他对《龙门二十品》、《张迁碑》等朝夕研习,对汉隶、魏晋碑刻尤其是《爨龙颜碑》、《爨宝子碑》(简称“二爨”)下过一番苦功夫。归纳起来,我以为张平生的书法具有这样三个特点:一是追摹涵养古朴雄浑气象。大西北旷野逆风,蒙养了他笃诚刚毅的性格气质,他更以惊人的毅力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,晨暮苦练,超越自我,从而涵养出一种不激不厉的情雅正大之气,形成了朴茂厚重、风骨遒劲的自家风貌。二是追求和塑造雅秀活泼之气。秀者,书体秀拙,犹如山花竟放,各呈姿色,令人愉悦;雅者,取法多维,用笔雅健,好似老手太极,一招一式,收放有度,不脱泥带水;活泼者,线条遒婉,洒脱利落,并将北碑刻石的方笔掺入,既增加了线条的力感,亦夯实了线条的厚度。三是尝试大胆创新的勇气。创新是要掘开千百年深厚积淀,要突破历朝累代形成的固有范式。创新不仅需要勇气,更要有独到的眼光。对待传统的态度和方法,会直接影响到书家风格的形成与发展。面对历史遗存,怎么来汲取?是全盘不加选择地照搬?还是有了很大的存储之后,再来考虑自己风格的构建?还是采用边吸收边建树自己的风格?这是一个起始阶段即应解决的问题。好多人都在追求水到渠成,缺乏自我主体意识的创造,造成无法弥补的缺憾。平生在学书过程中明智地选择了后者。他从传统中汲取足够多的营养,但他不会背负过多无用的东西,而是把有用的材料直接运用到创作载体上,并不忘及时汲取现代书法创作的新意识和时代特色。他更善于从新的作品中汲取有用的成分,不断营养自己的创作思维和眼界。他在广泛涉猎汉魏碑帖的基础上,将突破点放在了隶楷之变重要阶段的东晋名碑——“二爨”上。经过一番磨砺之后,结体和笔法都发生了飞跃地变化,写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,活化了“二爨”在当代的创作形态,得到了书界的普遍赞誉。
张平生同志是个善于思考的人,他的学书之路和他在“爨体”书法上的创新,足以证明这一点。随着他书法功力的长进和深入思考,“爨体”在他的笔下不断裂化,逐步形成一个“爨体”的风格系列来,而各种书写之间保留了明显的区别,这种创新应当是需要充沛的天赋来支撑的。“建筑材料是随处存在的,而奇特的建筑不是随处可见的。”他对自己前行的路子看得很清楚,他以“爨体”书风为基调,适当加大楷书的成分,端严中透出灵动,凝重中漫溢出童趣,两种不同的审美冲突通过笔锋化合在一起,显得自然天成。这不仅仅靠锋颖的轻灵,更靠了心灵的纯真,笔道的舒张,结体的流动,如山泉般汩汩倾泻出来,予人以清爽雅宜的感受。书法之难,难在有独立思考的书法,因为没有一条成功的新路供我们因循,走过的不仅仅是荆棘,更多的是悬崖陡壁,一不小心,艺术生命就会完结。大胆和谨慎是探索的双足,张平生的可贵之处正是体现在忘我的前进中,把后一种路子作为主线来攀登,一定会达到一种超前的高度。
2007年8月5日《人民日报》美术版以《流露于笔端的心路轨迹》为题,详细评价和推介了张平生的书法艺术。此后,国内多家报刊都对他的“二爨”书法艺术进行了专题报道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。现在,张平生的名字已经同“二爨”书法紧紧联在一起了。
Copyright @ 2000-2009 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京ICP备09103078号
北京联络处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18号嘉华世纪C座805室 邮编:100000 电话:010-65157535
联系地址:香港湾仔打道50号马来西亚大厦1602室 联系电话:00852-51015163 00852-28346483 传真:00852-28930602/35520288
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信箱 E-mail:hk_wenlian@163.com